他山之石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善用“大思政課”培根鑄魂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近年來,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思政工作擺在人才培養的首要位置,重點在體系、課程、隊伍、平臺上下功夫,做好立德樹人大文章,努力開創高職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構建“大格局”思政
塑優機制增力度
思政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環節在于立德樹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做好立德樹人大文章,首在建體系。學校立足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高度,統籌謀劃思政工作。
一是聚焦立德樹人,以學生成長成才為重心,布局整合學校工作,將國家戰略、社會需求和個人愿望緊密結合,著力糾五唯評價之偏、求精準有效之策、務立德樹人之本,推動中國味、職教味、工匠味、人情味“四味”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二是聚焦“育全面發展之人”,推進以校內“三全五育”為主體,以政行企校“協同育人”、中高職“貫通育人”為兩翼的思政“大格局”,唱響“教師學生互動、家庭社會協同、課上課下同步、網上網下融合”的思政“大合唱”。
學校先后入選全國雙高A檔院校,獲批國家教育部門高校思政創新發展中心、課程思政教研示范中心,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連續四屆獲評全國文明單位。
推進“大課堂”建設
筑優課程提效度
教書與育人本為一體,傳道與授業不可分離。做好立德樹人大文章,重在強課堂。學校圍繞學生成長所需、成才所盼,著力健全以思政課程為核心、綜合素質實踐課程為支撐、專業教育課程為輻射的“三位一體”思政大課堂,形成了全課程、全體教師、全教學過程的協同耦合效應。
一是瞄準重點馬院建設,以打造具有職教特點、工院特色,集學做研創于一體的思政課為抓手,強化“一主兩輔”思政課程體系,創新“行走的思政課”教學模式,打造“秦馬PLUS”原創品牌,實現學校辦好、馬院管好、教師教好、學生學好的“四好”目標,獲批陜西省“大思政課”建設均衡發展示范高校、思政名師工作室。
二是瞄準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依托國家教育部門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體系化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政教育元素和思政育人功能落實在課程標準、教材體系、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實習實訓、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全過程中,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同頻共振,凝練匯編《“課程思政”典型教學案例集》,培育30門示范課堂、建設443項課程思政項目,涌現出一批教學名師及團隊。
完善“大先生”隊伍
培優力量拓廣度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做好立德樹人大文章,關鍵在教師。學校瞄準“做經師,成人師”目標,以提升教師育人能力為突破口,面向教與學全過程、教師成長全過程,通過內培外引、團隊孵化、全員練兵,打造教書育人“大先生”。
一是建強隊伍轉理念。落實新時代思政工作創新發展新要求,學校嚴把思政隊伍入口、使用和考評“三關”,讓輔導員、思政課教師數量上達標、質量上創優;推動馬院職能、作風、方式“三轉”,延伸育人陣地、創新教育實踐,讓思政課教師成長為復合型、融合型的育人主力軍和先鋒隊。
二是打破界限促融通。學校通過對接協同三項機制,構建思政課和課程思政對接,思政課、公共課、美育、體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對接,職教專家、技能工匠、企業導師和思政隊伍對接的“大師資”,以項目推動、問題導向,協同解決制約學生發展的突出問題,造就一支德技兼備、育訓皆能的工匠之師。
三是以賽促學大練兵。分類推進黨務干部、輔導員、團干部、思政教師、專業教師常態化全員大練兵,以教師主導的“立德課堂”、學生主體的“鑄夢學堂”、退休教職工主講的“校史講堂”,提升思政隊伍整體水平。目前,學校擁有國家教學名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為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人才基礎。
搭建“大資源”平臺
創優文化升溫度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作為職業教育,傳承紅色文化、弘揚工匠精神是新時代賦予高職院校的神圣職責。做好立德樹人大文章,貴在搭平臺。學校以融通課堂教育、校園浸潤、家庭熏陶、社會影響的育人功能,構建起思政課堂和社會實踐、課程育人與文化育人相融通的思政“大資源”平臺,讓思政浸潤在時間上無時不有、空間上無處不在、效果上直抵人心。
一是樹牢全面育人的教育觀、全面發展的質量觀、德才兼備的人才觀,健全“1—3—6—0”三全育人協同體系,有力助推了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連續六屆參加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均取得優異成績,畢業生85%扎根制造行業、75%服務陜西發展、65%在國家制造大類骨干企業就業。涌現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161人次。24名學生入職清華大學等高校擔任實訓教師。
二是以理想信念鑄魂、道德品質立身、文化素養固本、精藝強技筑基、創新創業健骨、勞動實踐樂業,打造“六個一”文化育人集群;推行“五歷”教育和“第二課堂”成績單改革,培育出“雙主體·四遞進”“三走進”“四味·茶敘”“五彩祥云”“全員育心”等一批精品成果,獲評全國機械行業“十三五”校園文化建設示范基地、全國職業院校“三全育人”典型案例學校。
三是發揮思創中心整合創新作用,建立“薪火相傳”實踐育人基地群,建好陜西高校思政課虛擬仿真教學創新聯盟,開展職教學生讀黨報、師生同上一堂課等活動,打造“兩微一端”網絡育人陣地和E思政云平臺,暢通育人的“最后一米”,讓思政工作更有溫度、人才培養更有厚度、立德樹人更有成效,先后多次被權威媒體報道。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展望未來,學校將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牢記“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將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惠朝陽)
Copyright ? 2010-2011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務在線 版權所有 地址: 湯遜湖校區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中洲島 郵政編碼:4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