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琳)近日,楚天都市報報道我院2019級水利工程專業5班劉振東同學防汛救人事跡。
報道原文如下:
不顧自身安危跳河救人,防汛值防通宵達旦不退卻,
一封遲到的感謝信揪出一個“救人英雄”
(楚天都市報記者向一帆 通訊員庹琳)9月5日,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迎來正式開學。除了久別校園的學生返回學校,一封特殊的感謝信也送到了該校水利工程系。原來,這封感謝信是武漢市新洲區辛沖街道雙橋村村民委員會,為了感謝該校2019級水利工程專業的劉振東同學在暑期積極參與當地防汛工作、英勇救人。

不畏危險跳河救助失足老人
“快來人呀,前面有個老人掉進河里了!”7月25日晚8時左右,正在村防汛值守的劉振東,突然聽見河岸邊傳來一陣求救聲,原來是村里一名老人在和家人吵架后想不開,來到河邊跳河尋短見。
還未等防汛人員上前與老人搭話,老人便一頭跳進了河里。由于當時河中地勢比較復雜,加之正處于汛期,河道水流湍急,夜晚視線不好,老人的情況十分危急。來不及多想,劉振東不顧自身安全,沖入河中參加搶救。但由于河道地勢復雜,且水勢太深,老人最終還是沒有救回來,劉振東也因此多處受傷。
“這個爺爺是我高中同學的爺爺,看到他落入水流湍急的河中,我當時也沒想太多,而且自己也會游泳,所以就沖過去了。”老人沒有救回來,劉振東感到十分難過與無助,雖然很遺憾但他依舊認為自己的選擇沒有錯。他說,如果下次遇到這種情況他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當劉振東英勇救人的事跡傳開后,許多人都為這個靦腆的大男孩豎起大拇指。
防汛一線吃苦耐勞有作為
今年入梅以來,武漢經歷多輪強降雨,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受疫情影響還未返校、在家里在線網上學習的劉振東,聽著逐步升級的防汛應急響應,坐不住的他主動向村里提出申請,無償參加防汛抗洪工作。雖然還是一個零零后,但是在防汛一線,劉振東從不叫苦叫累,“沒事,我年輕,可以多做些”是他常常掛在嘴上的話。
為了持續監測防洪防汛現狀和動態,不論白天黑夜、晴天雨天汛期值守都需24小時不間斷。雖然炎熱的太陽經常將他的胳膊和臉頰曬得通紅,河岸邊盤旋的蚊蟲也叮咬不斷,但劉振東從未退卻,堅守在防汛一線。

漆黑的夜晚,身穿雨衣套著熒光小馬甲,拿著竹竿,一遍遍地來來回回仔細地開展巡堤查險,雨滴狠狠敲打著他尚且稚嫩的臉龐,這樣的狀態劉振東早已習以為常。不僅如此,劉振東還主動替換值守隊伍中的老同志休息,值守起來常常是是通宵達旦。
“在防洪搶險中,該同志吃苦耐勞沖鋒在前,防汛值守替換老同志休息通宵達旦。”劉振東的英勇無畏、救人助人不求回報、防汛值守吃苦耐勞,深深感動當地街道黨工委、村委會。防汛結束后,劉振東將這封感謝信帶回了學校。
自強自立男生獨自撐起一個家
雖然年齡不大,但劉振東早已成為家里的“頂梁柱”。由于父母早逝,劉振東一直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但兩位老人年事已高且爺爺長期患病在床,作為家里唯一的孩子,劉振東已早早承擔起了照看家庭的重任。
大一入學前,為減輕家里的負擔,為了給開學準備必要的學習用品,劉振東在當地的一個施工項目上干了3個月的水電工,拿到了1萬元的報酬。除去購置電腦的錢,剩余的他都作為日常開銷和家用補貼了。在學校,劉振東很少買一些非必要的用品,把為數不多的錢都花在了學習和生活上。盡管比較拮據,劉振東也很少表現出負面或消極情緒,在他的身上能感受到的總是蓬勃朝氣、敦厚質樸和積極向上。

在劉振東的輔導員尹宇航看來,樂于助人的劉振東是大家公認的“暖心人”。尹宇航說,入校后劉振東就積極申請成為班級學生干部,希望能在幫助同學老師上多做些事。雖然同學之間需要協調處理的問題不少,但是他總是耐心傾聽,細致周全地幫助同學找尋解決辦法。對于老師交付的事項總是能逐一落實,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學習方面,劉振東毫不松懈,在班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